刺客信条维基
注册
Advertisement
刺客信条维基
Eraicon-Culture


Smallwikipedialogo
“这片区域到处都是你的通缉令。撕下它们有助于让这座城市的人忘记你的脸。”
保拉对埃齐奥,1477年。[来源]-[记忆]
Wantedposterpazzi

帕齐家族发起的对埃齐奥的通缉

通缉布告Wanted posters,又称通缉令)是印有刺客的脸的贴在城市各处的标志,它们存在的目的是让刺客立即落网。

历史[]

在9世纪的巴格达无形者巴辛姆·伊本·伊沙克撕下了通缉布告,以减少他在卫兵公众中的恶名。[1]

同样在9世纪的英格兰剑桥郡地方官奥斯维斯张贴了许多通缉布告,要求将罪犯“滥交乌鸦”埃吉尔捉拿归案,埃吉尔因多次盗窃偷窃粮食和谋杀无辜的诺斯人而被通缉,并在丹族法律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麦西亚国王伯格雷德的管辖范围内被通缉。[2]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埃齐奥·奥迪托雷在他的家族被处刑之后第一次上通缉令。他的通缉布告上有着显眼的帕齐家族的家徽,对他的悬赏金则高达五万弗罗林,且不论死活。只要埃齐奥作出有违公德的行为,他就会被追捕。[3]通过反复撕下城市里的通缉布告,埃齐奥很快学会了避开警戒心强的守卫的视线撕下布告。[3][4]

1725年,在爱德华·肯维被指控参与了包括谋杀荷兰航海家亨德里克等在澳门发生的犯罪事件后,澳门当局在全城各处悬挂了通缉刺客爱德华·肯维的通缉布告。[5]

18世纪中期,刺客艾芙琳·德·格朗普雷为了避免自己的公众形象受损,也开始撕印有自己奴隶形象的布告。[6]同一时期,刺客康纳也通过撕下通缉布告来降低恶名度,他也会通过贿赂印刷厂来从根源终止印刷通缉布告的行为。[7]

Desmond Wanted Poster

阿布斯泰戈工业公司对戴斯蒙德的通缉

俄国革命‎期间的1918年,圣殿骑士喀山张贴了通缉尼古拉·奥列洛夫的布告,宣称他是一名白军成员,让他成为了当地布尔什维克的目标。[8]尼古拉随后撕掉了这些通缉布告。[9]

2012年,巴西圣保罗的地铁站贴满了戴斯蒙德·迈尔斯的通缉布告,上面指控他涉嫌谋杀以及违反枪械法。这使得戴斯蒙德不得不避开大众的视线行事。[7]

琐闻[]

  • 许多佛罗伦萨威尼斯佛利圣吉米尼亚诺的布告都被贴在常人很难看到的偏僻的位置,完全没有考虑到贴布告本身的目的。
  • 然而,罗马的布告常常被贴在人多的街头。
  • 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河口,几乎所有布告都被贴在常人可见的高度。
  • 刺客信条II:探索》中,玩家可以用自己或其他人的照片替换掉通缉布告上埃齐奥的脸。
  • 帕齐家族的通缉布告在埃齐奥清理掉所有帕齐家族的成员后仍旧存在,就像他们还有人能给抓到埃齐奥的人发赏金一样。
  • 刺客信条:兄弟会》中的通缉布告用图和《刺客信条II》中的一样,不同的是帕齐家族的家徽被换成了博吉亚家族的。
  • 如果通缉布告被贴在博吉亚塔楼上,占领塔楼并不会移除上面贴的布告也不会降低恶名度。
  • 与埃齐奥万年不变的通缉布告不同,在美洲殖民地,随着拉通哈给顿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刺客,通缉布告上的人像也会随之变化。
  • 意大利语的通缉布告上写的“morto di vivo”是“dead of alive”(不论死活)的错译,正确的写法应为“vivo o morto”。
  • 尽管艾芙琳·德·格朗普雷的通缉布告早在1765年就可以被找到,而当时路易斯安那仍处于法国的统治之下,但这些通缉布告却是用西班牙语写的。

画廊[]

登场作品[]

参考与来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