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仲麻吕写给李白的信是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写给好友李白的信稿,这些未寄出的信中记载了他在中国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各种秘密的调查结果。
书信[]
拜启
李白 大人————
别来无恙?自从去年十月在长安分别,已有数月之隔。记得大人为我送行时说:「此一别,便是一辈子。」
我也记得,初入大唐时,我还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被大唐的风华所倾倒。而如今我已年过半百,见过长安的繁华和美好,也交了很多知心朋友,大唐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不过年岁越大,便越是想念家乡的味道。
大唐三十年,仿佛是一场盛开的梦。我只想在死之前,再一次品尝母亲的味道。
所以,我这次跟随藤原大人的遣唐使节团一同返回日本,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个心愿。
但除此之外,其实我还有另一个目的。
正如大人所知,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而好奇心也驱使我知道了一些秘密。
原来,我们所知道的佛祖,被一些人称之为「先行者」。
在遥远的古代,先行者释迦牟尼引领僧众弟子们弘扬正法,深受凡人的敬爱。因此,当他舍弃肉身选择涅槃之时,人们十分悲痛。
当佛身火化后,佛弟子们在灰烬中得到大量五色珠,这便是「佛舍利」。而每一颗佛舍利都是坚不可摧的,其中充满了释迦牟尼对前世的记忆————世界的真相。
随着西域贸易之路,佛舍利也在汉代流入中国,在乱世的动荡中代代相传,由德高望重的僧人大师们所供养和保护。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佛舍利,是由扬州延光寺的鉴真大师所供奉。
鉴真大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高僧,尽管是太平盛世,但他依旧很担忧。
跟你我一样,鉴真大师清楚地知道朝中有「金龟袋」的存在。而种种蛛丝马迹显示,朝中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故,但我们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舍利子若是不慎落入恶人手中,被野心家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鉴真大师希望将舍利子安置在一个远离动荡的静谧之地。他说,佛法无国界,或许日本是最好的去处。
鉴真大师曾五次尝试东渡,可惜却没能成功,但挫折却让大师更加坚定他的决心。
我迫切地希望协助鉴真大师保护舍利子。而且,若是鉴真大师可以借此机会将真正的佛法传入日本,点化民众,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因此,我联系了遣唐使团的藤原清河大人,一同辞别长安。我们在秘密之下迎接鉴真大师,起航前往日本。所幸,这一切行动都没有被「金龟袋」所发现,可真是不得了。
我们分乘四艘船只,在平静的海浪中,一路顺风。我闭上了眼,仿佛已经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随着家乡越来越近,我看着圆月,想起了与李白大人的惜别,于是决定写下这封信。
但就在这时候,海上起了风暴。
我和藤原大人所乘坐的第一船不幸触礁,无法继续航行。我们与其他三船失去了联系,在剧烈的风浪中,我也逐渐失去了意识。
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岸边。我们的船已经破烂不堪,却不知道身处于何方。我跟藤原大人,只得率领众人弃船前行,寻求帮助。
不知这里是日本,还是大唐呢?
一切都是未知,我们只能相信脚下的路。若是命运让我回不了家乡,我也只得接受命运。
我只希望,鉴真大师的船只平安无事。我只希望,舍利子可以安然到达目的地。我只希望,大唐和日本都安然无恙。
······
这封信不知何时可以寄出,暂且随身保管。如有来生,希望可以与大人再度共饮一杯酒。
拜启
李白 大人————
如今天下烽火四起,不知大人身在何处呢?经历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我现在已经回到了长安。之所以现在才写下这封信,是因为一直都不敢回想至今为止的可怕经历。回来以后才知道,我遭遇海难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所有有人都以为我死了。所以,当大家看到我的时候,都仿佛是见到了鬼魂。
或许,以前的我,真的已经死在了那片大海。现在的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可怖的鬼魂,游荡在漫长的噩梦里。
我忘记了如何去欢笑。有时候我很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我总是惊恐不安,我总是在半夜惊醒。曾经熟悉的房间,却是那么陌生。我也害怕见到别人,每当友人们前来访问,我也闭门不出。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多久。
直到读了大人为悼念我写下的那首诗,我才终于失声痛哭。因此,才鼓起勇气提笔。
给大人写上一封信的时候,我漂泊到的那个地方,原来是位于唐朝以南的国度,名为安南。当我们寻找当地人表明身份,向他们求救的时候,突然遭遇了一群神秘人的袭击,结果,全船一百余人大多数遇害,只有我和藤原清河大人以及少数几位武士幸免于难,逃离了那个地狱。
但那些人一直穷追不舍,因此我们一边躲避着追杀,一边在陌生的国土求生。我想,他们从某处得知了我们的船队是秘密运送佛舍利的,以为佛舍利在我们身上。这本来是一个秘密,一般人不会知道。难道他们是受到「金龟袋」的指使吗?我并不确信,但我知道一定是有所关联的。
在整个逃亡过程中,唯一支撑我的,是对过去的美好记忆。但渐渐地,记忆也开始变得模糊了,我开始想不起很多事情。人们说,一个人存在于世的证明,是自己的记忆,和别人的对他的记忆,两者相加的总合。而我在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他乡,在一个语言不通的异国,开始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变得越来越麻木。
如今,我终于开始想起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可惜,长安却不再是我熟悉的长安。
最近传来了安禄山谋反的消息,整个朝野人心惶惶。朝廷下令处死了居留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并且打开府库,在京师募集兵士十一万,号为天武军,前往东都洛阳防守。很多大名鼎鼎的将军临危受命,出征平叛,包括大人的好友————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人们说,有这么多可靠的将军出马,不须几日,朝廷大军就会斩获安禄山的首级。但我担忧的是,临时募集的天武军多数都是市井子弟,像我一样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只有满腔热血,没有实战经验。但叛军都是在边关征战多年,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精锐。即便兵力相等,即便有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们节度,也是很大的隐患。但愿,我的担忧不会成真吧。
我一直在打听鉴真大师的下落,可惜通信阻断,无法得知鉴真大师和佛舍利是否已经平安抵达日本。我也迫切地想要跟大人再次见面,却听闻大人早已离开长安,游历四方,没有人知道大人现在究竟在哪里。加上战火纷飞,兵荒马乱,更加担忧大人的安危。
我为大唐祈福,为鉴真大师祈福,也为大人祈福。
这封信依然不知道寄向何处,暂且随身保管。千万保重。
拜启
李白 大人————
听闻高仙芝将军和封常清将军撤回潼关之前,一路砍伐道路两旁的槐树,阻塞后路。并且打开太原仓,将所有财物分发给士卒,并且烧毁了粮仓,以防物资为安禄山所用。但是,叛军的追赶还是比撤军的速度更快。于是,未经训练的士兵们四处逃散,丢盔弃甲,互相踩踏,死伤甚众。
与此同时,朝廷向天下诸道征兵,可是援兵却一个都没有到来,这一切发展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如今的长安城,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而陷入贼手的洛阳城,又是何等惨状呢?
实在是令人不敢想象。每天都有新的坏消息,使我更加担忧大人的安危。
不幸中的万幸是,我终于得知了鉴真大师的下落。
原来,在我所乘坐的船只遇到海难的时候,鉴真大师的船只幸免于难,最终平安抵达了日本。鉴真大师在奈良东大寺建立戒台,为天皇和皇室成员授菩萨戒,并且帮助日本的僧人们舍旧戒授新戒。
日本原先没有正统的律宗佛法,而今由此开始传承。鉴真大师所保护的佛舍利,也是一直由大师亲手保管。据说,大师准备兴建一所全新的寺庙,以安置佛舍利。这所新寺庙将以唐朝的方式建造,名为「唐招提寺」。
这是一件大事。修建会耗费很多年的岁月,无数人的心血。但毁灭,却只是在朝夕之间。持有「金龟袋」的那些人们,会不会也随着遣唐使的船只暗中抵达了日本,对佛舍利虎视眈眈呢?
在这期间,我终于打起了精神,开始调查「金龟袋」。
数千年以来,在中国王朝的更替之中,有一个隐秘的结社一直掌控着朝廷的核心权力。有时候他们扶持一个适合的人选作为皇帝,有时候则由成员亲自夺取政权,登基为帝。
正如大人所知,在唐朝的典章制度里,五品及以上的官员佩戴鲤鱼状的鱼符,以证明身份。距今六十多年前的武则天时代,因为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姓氏「武」字代表「玄武」————即意味着龟蛇,于是将官员的佩鱼改为佩龟,并且以盛龟符的饰物袋作为官职等级的区别。在九品官员中,三品以上佩金龟袋,五品以上佩银龟袋,六品以下无龟袋。武则天成为了女皇,提拔自己的外戚势力,巩固大权。
从此,一个新的隐秘会社开始形成了,他们掌控朝廷的要职和兵权,在幕后操纵天下的命运。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便是「金龟袋」。
而当年金龟袋的核心人物之一,就是武后的面首(男宠)————「张易之」。距今五十年前的神龙革命,武后退位,张易之和金龟袋们也随之被诛,唐朝复辟了。朝廷将官员们佩戴的龟符也随之重新改回了鱼符。然而,还有残余的势力依然在暗中保留龟符,并且在秘密之下传承下去,作为证明成员身份的信物,继续在朝政中发挥影响力。金龟袋的成员也不再限于三品以上官员,只要被结社认可,都可以秘密佩戴金龟袋。
根据我的调查,张易之生前为了留下后代,秘密跟一个侍女生下了私生子。
这个私生子,名为「杨国忠」。
因此,根据我的猜想,右相杨国忠就是现今「金龟袋」的一员,而且是首要人物。几年前,他也为自己的生父张易之平反,也证明了这一点。
或许,手握军权的安禄山也是「金龟袋」。
记得当初朝廷得知安禄山起兵叛乱,杨国忠还颇为洋洋自得,仿佛局面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真是可笑。现在,圣上已是按耐不住怒火,下制书表明要亲征,令太子监国,这让杨国忠也开始焦躁不安。
非常时期由太子监国,意味着朝廷大权将转移到太子手中,也意味着距离让位不远了。正如大人所知,杨国忠与太子明争暗斗已经很久了,杨国忠一直在想尽办法打压太子,以保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若是太子开始掌控实权,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杨国忠。
我从宫中的好友口中得知,杨国忠和虢国夫人一同说服了杨贵妃,让杨贵妃在口中含着泥土,向圣上请命。
「若陛下亲征,臣妾必像如此这般死去。」
在杨贵妃的苦苦哀求下,圣上才收回了成命。
在国家危难之际,身为宰相本应该尽全力谋划防御和平叛的计策,但杨国忠却只顾着勾心斗角和保全自己的地位,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么说,杨国忠屡次刺激安禄山谋反,是否意味着这场灾祸,是源于「金龟袋」内部的权力斗争呢?
朝中位高权重者中,又有多少人,是属于「金龟袋」的一员呢?
我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才能去证实我的猜想。
有人说,大人南奔避乱,身在寻阳,也有人说大人在金陵,但如今兵荒马乱,道路阻隔,长安城中没有人能证实大人的下落。
因此,这封信依然不知道寄向何处,暂且随身保管。
请大人千万保重。
拜启
李白 大人————
大人,我终于接近事情的真相了。从何说起呢?那么,先从一切的起源开始说起吧。
『易·革·彖辞』记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民」。两千年前,夏朝的王权世袭被推翻以后,中国开始了改朝换代的轮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陷入了混乱和分裂,各地在军事与治国之道上开始竞争,这些发展需要大量的先贤智者们谏言救世之道。于是在这时期,中国出现了无数个理念体系————称之为「诸子百家」。众所周知,这其中以四大哲思最为著名:宣扬无为的道家,主张平等的墨家,宣扬秩序的法家,宣扬仁政的儒家。
这些不同的思想和团体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推动着时代的进程。在不同哲思的影响下,公平与权势之争,自由与奴役之争,在广阔的中华大地生生不息。自由的崇尚者们与权势的追随者们,历朝历代都以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在分分合合的天下大势中彼此对抗。
上一封信件中,我已经说明了关于「金龟袋」的情报,即是由武则天治下开始形成的秘密结社,是外戚和权臣、宦官们的联盟。
但这「金龟袋」并非武则天时代的新生,而是自古以来的传承,只是换了一个表皮而已。他们追随「权势」,奉行「奴役」的古老秩序。他们以强权奴役百姓,在朝中作威作福、危害天下。
唐朝复辟后,金龟袋的实力也被大大削弱。圣人的开元之治就这样开始了,那正是我流连忘返的大唐盛世,也是我至今怀念的美好。
距今二十年前,「金龟袋」首领李林甫成为了宰相,权倾朝野。随之金龟袋势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从此一切都开始悄然变化。
李林甫以阴险狠毒的手段排除异己、而且为了打压太子一派,积极扶持边将。他支持金龟袋的新成员安禄山在边关成立「曳落河」,以此壮大金龟袋的军事实力。
没有人能猜得到李林甫的心思,但李林甫却可以猜透所有人。
所以,金龟袋成员杨国忠和安禄山都很敬畏和忌惮这位「口有蜜、腹有剑」的首领。据说李林甫每次跟安禄山交谈时,都能摸透安禄山不为人知的心思,每次都让安禄山汗流浃背。因此,杨国忠和安禄山一直都被牢牢掌控在李林甫的手中,难以施展野心。直到四年前,李林甫死亡,时年七十岁。朝廷对外公布的消息是病死,但也有小道消息说,他是被一个神秘人刺杀的。
李林甫专权二十年,在朝野之中树敌众多,就算遇刺而亡也毫不稀奇。但正因如此,李林甫身边总是戒备森严,络板甃石,每日都换不同的住所,就连家人都不知道他的藏身之处。那么究竟是谁有那么大能力,刺杀当朝宰相?倘若是刺客所为,又是谁在幕后主使呢?
我只知道,最希望李林甫垮台的是杨国忠和安禄山。李林甫尚未下葬,杨国忠和安禄山便联手诬告李林甫谋反,由此李林甫被削除官职,废为庶人,没收家产,诸子被流放边境。外戚杨国忠顺利取代了他的地位,继任宰相之位,也成为了「金龟袋」的新一代首领。这让安禄山非常不满。
为了争夺金龟袋首领的地位,安禄山和杨国忠明争暗斗,处处针锋相对,终究引发了如今的祸乱。
今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建立伪朝称帝。因为纵兵杀戮和劫掠,安禄山的叛军早已失去了民心。一旦失去民心,他的日子也要到头了。
听闻羽林将王承业还亲手刺杀了土门关的三位叛将,将叛将随身携带的三个「金龟符」献给了圣人。对于圣人而言这可是难得的好消息,于是大为赞赏,立刻重赏王承业,并且加封为羽林大将军、河东节度使。王承业也留在了京城,在杨国忠身边掌管机要,同时保护杨国忠的身边安全。
实不相瞒,我对这位王承业将军抱有很多疑惑。土门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背水一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既然王承业成功刺杀了三位叛将,打开了土门关,为何不驻军坚守,而是特意跑到长安来邀功呢?我向圣人进谏详细调查此事,但圣人只会听到他愿意听的消息。因此我的所有谏言,都毫无效果。
而我现在也失去了进谏的机会,因为杨国忠率领的「金龟袋」们紧紧围绕在圣人身边,蒙蔽圣人的耳目,导致我无法单独接近圣人。未免遭遇不利,也只好缄口。我不能说出来的那些话,也只能像这样写给李白大人。
正如冤杀高、封二将一般,杨国忠还想要借机除掉继任者哥舒翰。而我明知如此,却依然无能为力。
据杨国忠提供的线报,现在安禄山的先锋部队都是老弱病残,军心涣散,士气低下。久经沙场的哥舒翰,早已看破这是叛军的诱敌之计,拒绝出战。但圣人平叛心切,认为唐军早已稳操胜券,于是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不停派遣使者到潼关催促哥舒翰出关。再三催促之下,哥舒翰只能仰天恸哭,不得不率领二十万兵马出关,与敌人一决生死。
当然,一切都没有意外,这正是敌人的圈套。早已严阵以待的伏兵击溃了朝廷军,二十万朝廷军全灭,潼关被迅速攻破了。
······
现在,叛军随时都会攻入长安。
大人,我身上剩下的墨水已经不多了。或许这会成为我的最后一封信,我已经把我的调查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即便信件传不到大人手中,也会让后人知道事实的碎片,得以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信上的这些情报都是可靠的,毕竟身为前任大唐秘书监,我可以随时接触到集贤殿内的数万卷藏书和记录。这也是我至今以来最重要的情报来源。其实只要用心去找,我们就可以在那里调查到古今中外的一切秘密。
比如,大殿内的一个布满灰尘的角落之中,有一本残破的奇书,名为「推背图」。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内容晦涩难解,但书中的谶语确实暗指了未来发生的事件,它也预言了如今发生的安禄山之乱,而且也预言了更加遥远的未来。
只可惜,当时未能读懂其内容深意,仓促离京时我也未能随身携带,实在遗憾。现在它应该静静躺在集贤殿的某一个角落,但愿它可以像鉴真大师保护的佛舍利一般,躲过兵乱,不会遭遇破坏或焚烧。
书上说,这是一场古老的斗争————光明与黑暗之争。这也是公平与权势,自由与奴役之间的战争。
我们曾经生活在承平之世,所以我们遗忘了那野蛮的轮回,肆意挥霍那些美好的时光,却忘记了历史总会重复。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要开始面对纷争和苦难的时代。这一切,都是因为「金龟袋」的内斗,是因为那些权势和奴役百姓的野心家们。
那么,千百年以来,深藏在暗影之中,为平等和自由而战的那些人们,如今又在哪儿呢?
李白大人!河北二十四郡为燕赵之地,自古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我相信,有很多不知名的义士和豪侠在黑暗中坚守,以自己的方式独自抗争。只是我们暂且不知道他们的义举,但不代表他们不存在。迟早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联合那些看不到的力量,共同对抗黑夜。
刚刚接到宫人传来的秘密消息,圣上决定离开长安,前往蜀中避难。我也将跟随圣上,再次踏上生死未卜的旅途。蜀道之难,大人应该比我更加清楚。但经历过先前的生死磨难,我确信自己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但愿我们都以各自的方式,继续坚守,继续前行。直至明月冲破乌云。
(前略)李白大人————
根据杨国忠的线报,安禄山的先锋部队皆为老弱,军心涣散,士气低下。圣人平叛心切,认为朝廷已是稳操胜券,不停派遣使者到潼关,催促哥舒翰出关。最后,哥舒翰只能仰天恸哭,率领全军出关,与敌人一决生死。当然,一切都没有意外,这正是敌人的圈套。
现在,叛军随时都会攻入长安。我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人,我身上剩下的墨水已经不多了。或许这会成为我的最后一封信。我已经把我的调查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即便信件传不到大人手中,也会让后人知道事实的碎片,得以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刚刚接到高力士宫人传来的消息,圣上决定放弃离开长安。我也将跟随圣上,再次踏上生死未卜的旅途。我要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六月乙未,黎明,微雨。圣上出延秋门,前往蜀中。玉辂内,是圣上和贵妃。紧随其后的车驾属于贵妃的姐妹————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公主皇孙,皇太子。队伍的最前头,是宰相杨国忠。他身边是新宠王承业,以及少数权贵们。高力士就在御驾左右陪侍圣上,身后是皇亲国戚,宦官,宫人们。统领禁卫军的龙武将军陈玄礼。
在两千禁卫军的护送下,我们的队伍走出了长安。
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避难。住在宫外的人都不在队伍之中————即便是王公贵族。大概是没能来得及通知吧。没有人大声喧哗,也没有人哭泣。大家只是静静地······静静地跟随队伍前进。不知圣上······现在究竟是何等心情呢?
行至左藏库,车驾停了下来。
(杨国忠下令烧掉财宝,但玄宗认为安禄山军得到财宝后,便不会为难百姓,于是制止杨国忠。杨国忠不情愿地接受了命令。)
杨国忠不情愿地答应,于是车驾继续前行。······是错觉吗?我好像看到高力士的眼角泛起了泪光。这可是高力士啊!
天明时分,车驾通过渭水的便桥。杨国忠下令过河焚桥,以阻断安禄山的追击。圣上闻到了焦味。但这一次,却没有召唤杨国忠。
(玄宗以不可断绝士人百姓生路为由,命高力士灭火,阻止烧桥。)
大家开始挑水扑火,我自然也跟着帮了忙。直到火彻底熄灭为止,圣上的车驾停留在原地,一动不动。离开长安的那一天,圣上瞬间老去了。
辰时,抵达咸阳望贤宫。高力士事先已派出宦官王洛卿到这里打点膳食,却不见他前来迎接车驾。连续赶了数个时辰的路,我们已是又累又饿。只要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胡饼,再配上一碗羊汤,再无所求。然而————望贤宫早已人去楼空。连一粒米都没有剩下。
正午,圣上依然未能进膳。
(玄宗准备杀马分食,此时杨国忠拿来了胡饼献给玄宗。)
差点忘记了。杨国忠是市井出身,不管到哪儿,都有变通的本事。在远处小心翼翼地观察我们的那些百姓,应该是跟踪杨国忠而来。看来,宰相是到临近市中买来的胡饼。
(玄宗见到杨国忠口中的芝麻,知道他已事先吃了胡饼,大感不悦,无意食用。跟踪杨国忠而来的百姓对玄宗一行人的身份表现得十分好奇,杨国忠想迁怒于百姓,被玄宗呼本名严厉喝止。面对承认自己身份的玄宗,百姓们纷纷进献上食物。)
粗糙的食器内盛满的是······粝饭杂以麦豆。临近村民的平常食物,连像样的配菜都没有。但是,权贵和奴婢,皇子皇孙和宦官宫人,将军和士卒······已然分不清谁是谁。
(面对百姓中一人的肺腑忠言,玄宗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同行的所有人都面露悲色,匍匐跪倒。)
离开长安的那一天,我见到了天子的眼泪。
李白大人,我将跟随圣上继续踏上生死未卜的旅途。我们将经过金城,沿着驿道继续向西。我们的前方,是一个叫做「马嵬驿」的地方。
六月十八日,马嵬驿有变。众军传命曰,「杨国忠与外敌勾结谋反」,带甲围驿。骑士张小敬先射杨国忠落马,众兵乱刀枭首,屠割其尸。一同被杀的,还有御史大夫魏方进及两男,杨国忠之子户部侍郎杨暄,杨晞,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其子裴徽······以及······杨贵妃。
圣上继续发往蜀中。太子为当地父老所留,前往灵武————统领唐军,继续抗击安禄山。琐闻[]
- 根据第一封未寄出的信件来看,阿倍仲麻吕等人遇到船难已是754年,但历史上李白是在753年听说晁衡去世的。
- 在第一封未寄出的信件中,阿倍仲麻吕称呼李白和藤原清河为“大人”。而在唐代,大人还只是对父祖或年长者的称呼,到蒙元以后才有对于上级官员的这种奉承式叫法。而且即使采用是对长者称呼,李白比阿倍小三岁,藤原更是比阿倍小八岁。《王朝》很有可能是按照现代用法将“様”或“殿”直译的随意用法。
- 在第二封未寄出的信件中,阿倍仲麻吕错误地将安南描述成“唐朝以南的国度”。
出现作品[]
- 《刺客信条:王朝》
参考来源[]
- 《刺客信条: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