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维基
Advertisement
刺客信条维基
Eraicon-Individuals


Smallwikipedialogo

阿倍仲麻吕Abe no Nakamaroあべ の なかまろ,又作阿部仲满,698年 – 770年2月),朝臣姓,安倍氏,汉名朝衡,又作晁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遣使、学者、诗人,后任唐朝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等职。阿倍仲麻吕来到中国寻找伊甸碎片,在此期间分别与诗仙李白以及鉴真大师成为好友。

生平[]

早年[]

阿倍仲麻吕在开元五年(717年)作为遣唐使入唐,因羡中国之风不肯离去,将名字朝臣仲满改汉名朝衡(又作晁衡),留在了长安[1]

在长安深造时,阿倍仲麻吕担任过秘书监,也通过他在朝中的关系和职位知晓了朝中秘密组织金龟袋的存在,害怕他们会在朝廷掀起波澜。[2]他在秘书监任期内,他发现了能预言未来的推背图[3]并且也还了解到佛舍利这种疑似伊甸碎片的存在,害怕其落入恶人之手。他希望协助扬州延光寺的鉴真大师保护舍利子,将其安置在日本,远离中国的政治斗争,同时他还希望借此让佛法传入日本。[2]

归国未果[]

天宝十二载(753年)十月,思乡深切的阿倍仲麻吕联系了遣唐使团的藤原清河,一同辞别长安,长安朝野人士纷纷送别。遣唐使团还在之后秘密前往扬州迎接鉴真一众僧尼,启程前往日本,而金龟袋没有发现他们的真实意图。[2]

然而他们在琉球群岛附近的海上遇到了船难,阿倍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的船只触礁,与鉴真他们的船只失联,漂流到安南(今越南)一带。[1][2]他们上岸求助时,又遇到金龟袋派出的杀手,只剩他和藤原清河在内的十余人幸存。[4]

之后一段时间,长安盛传晁衡已死,李白听说后在悲痛中写下《哭晁卿衡》[1],并在754年春天再次来到长安缅怀晁衡。[5]

重返长安[]

755年,一行人历经艰险,重回长安。好友们见他死里逃生,十分惊喜,但他拒绝了前来拜访的友人,闭门不出。同时他一直打听鉴真和佛舍利的行踪,但一无所获。[4]

安史之乱爆发后,阿倍仲麻吕深感忧虑,但也还是得知了鉴真的消息,并开始调查金龟袋,且根据自己在朝中的关系,时刻掌握着战事的进展。[6][3]

随众西逃[]

潼关失守后,试着写信的阿倍仲麻吕被高力士叫起,受命收拾东西,在半个时辰内赶去延秋门“上路”,这时他才得知皇上要放弃长安逃跑了。一路上他将所见所闻进行了记录,也对马嵬驿兵变的细节记了下来。

琐闻[]

  • 根据《刺客信条:王朝》第一章第七话最后未寄出的信件来看,阿倍仲麻吕等人遇到船难已是754年,但李白是在753年听说晁衡去世的。
  • 《王朝》中李白没有叫阿倍仲麻吕汉名,而是叫他本名。这可能是考虑到英文翻译版本的原因。
  • 《王朝》中阿倍仲麻吕的名字成为阿部仲麻吕,和通行名字阿倍仲麻吕或阿部仲满均不同。
  • 在《王朝》第七话晁衡未寄出的信件中,他称呼李白和藤原清河为“大人”。而在唐代,大人还只是对父祖或年长者的称呼,到蒙元以后才有对于上级官员的这种奉承式叫法。而且即使采用是对长者称呼,李白比阿倍小三岁,藤原更是比阿倍小八岁。《王朝》很有可能是按照现代用法将“様”或“殿”直译的随意用法。
  • 《王朝》烽火第九话中,阿倍仲麻吕错误地将安南描述成“唐朝以南的国度”。
  • 阿倍仲麻吕字巨卿,一作臣卿,或为与朝/晁相配作“朝臣卿”,以示不忘故土。

画廊[]

登场作品[]

参考[]

  1. 1.0 1.1 1.2 刺客信条:王朝》 - 花都刺客 特别篇
  2. 2.0 2.1 2.2 2.3 《刺客信条:王朝》 - 花都刺客 其七
  3. 3.0 3.1 《刺客信条:王朝》 - 最后的气节 特别篇
  4. 4.0 4.1 《刺客信条:王朝》 - 烽火 其九
  5. 《刺客信条:王朝》 - 花都刺客 其一
  6. 《刺客信条:王朝》 - 金龟袋 特别篇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