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维基
注册
Advertisement
刺客信条维基
Eraicon-Timeline


Smallwikipedialogo

田州叛乱,广义上指的是发生于明朝改土归流过程中田州府发生的多次叛乱,此处特指其中第三次,由卢苏王受二人主导发动的叛乱。这场叛乱爆发于嘉靖六年(1527年),并于次年以叛军投降的结局结束。

起因[]

因明初以来,统领田州府的土官势力日渐发展强大,后岑浚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发动叛乱,遭到朝廷派军镇压。随后朝廷决定对田州府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引发土官不满,大小叛乱时有发生。嘉靖四年,田州土官岑猛聚众叛反,谋复土官职权,最后被都御史姚镆率领八万官军平定。姚镆认为田州叛乱频发的原因在于迟迟未能落实改土归流,于是加大了落实改土归流的力度,反而引发当地土官更大的不满。

与此同时,早些年投靠到卢苏麾下的谋主杨四维博得了卢苏的信任。对杨四维言听计从的卢苏在他的怂恿之下决定起事。并且岑猛与其庶长子岑邦彦在先前的叛乱中皆死去,田州土知府由岑邦彦之子岑芝接任,而实际上主持大局的是岑猛的妻子瓦夫人,这一局面令田州的实权人物卢苏颇为不满。

经过[]

作为岑猛余党,卢苏、王受二人奉岑猛幼子岑邦相为主,诈称岑猛未死,借得交趾军队二十万人(实则万余人)发动叛乱,以猛攻击溃了奉姚镆命令驻守田州的张经,相继攻占思恩、田州两府。王受念及作为岑猛旧部的情意,攻破田州时放走了瓦夫人与岑芝。

一段时间后,王守仁张永推荐下,奉嘉靖帝命令率军前来平叛。身为狼兵头领的王受颇知诗书,明白当前麾下部队士气不高,力量不足,对与官军作战一事信心不足。他从弟弟王珍口中得知,官军此次平叛还得到了瓦夫人协助,更是为难。卢苏与王受此次反叛本意并非反叛朝廷,只是想要抗拒改土归流,为请求招安博取筹码,因而计划趁官军初到田州立足不稳时以逸待劳,先给官军一个下马威。根据他的想法,只要击退前锋就可以向官军提出议和。

王守仁此次代替姚镆领军平叛,命姚镆部将沈希仪统率前锋,张祐统率中军,先在田州城北扎营。根据卢苏的策略,田州叛军先行埋伏左右,趁此机会钳击官军营地。但王守仁一路进军时并未遭到叛军阻拦,早已料到卢王二人计划在田州城外给他一个下马威,又猜到敌军会采用左右夹击的战术,于是设下“反客为主”的计策,由沈希仪率领的前锋在受袭后佯败撤退,吸引叛军狼兵追击至纵深,使用部署在中军外的火炮围攻落入埋伏的狼兵,将他们一举击溃。出于“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思想,王守仁并未下令追杀,放任已经溃不成军的狼兵逃回田州城内。

卢苏与王受见初战告负,部下虽溃败撤退,但未遭到官军追击,伤亡情况也还算乐观,已经没了什么战意。但考虑到岑邦相的问题,两人又不能自行归顺朝廷,只能等待官军的下一步动作。当天晚上,官军逼近田州城下,岑邦相心有不甘,亲自率领狼兵出击,却遭遇了官军更严密的防守与炮火还击,只能再次撤回城中。连遭两败后,田州叛军士气低到了极点,已无力再做抵抗。

就在这时,瓦夫人与张祐主动前来劝降。经双方谈判后,田州叛军一方决定投降,投降仪式于次日举行。

结果[]

官军提出的劝降条件有三:一是改田州为田宁府,设流官知府总权;二是割田州府的八甲归田州,由岑邦相担任州判官,统管州事;三是分田宁府四十甲设十八土巡检司,卢苏、王受等土目均担任土巡检,统管各自领地。既不违背改土归流的大势,又避免了日后可能爆发的纠纷。随着这三项条件得以落实,田州府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此后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叛乱,遭到分散的土官势力也在彼此对抗中逐渐被削弱,最终促成了流官统治的落实。

除了罗祥与孪生兄弟行刺王守仁的意外,整场受降仪式并未节外生枝,最后顺利结束,王守仁也得以班师回朝。此次行刺,王守仁彻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与张永之间的对决也变得愈发紧张。

琐闻趣事[]

  • 根据史料记载,现实中的田州叛乱爆发于嘉靖六年三月,于嘉靖七年二月到三月前后结束,而《刺客信条:大明风云》提到田州平乱时少芸已受王阳明教诲两年,说明此时是嘉靖七年(1528年)。但其并未详细展示时间上的细节情况,且情节与历史可能存在冲突。

出现作品[]

参考来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