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即弗拉维乌斯·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拉丁语: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Iustinianus Augustus;希腊语:Flábios Pétros Sabbátios Ioustinianos),亦称“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the Great),东正教将之封圣为亚使徒,称“圣查士丁尼”(Saint Justinian)。他在公元527年至565年其驾崩期间任拜占庭帝国皇帝,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荣光,收回西罗马帝国曾经的疆域。
生平[]
登基为帝[]
约482年,弗拉维乌斯·彼得·塞巴提乌斯出生在达尔达尼亚行省农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可能是色雷斯后裔。[1]他那担任皇家禁卫军长的舅父查士丁收他为养子,并改他的名为“查士丁尼安努斯”(Justinianus),将他带到君士坦丁堡培养为继承人,给他良好的教育,还让他在帝国政坛日益举足轻重。[2][3]
查士丁尼在法律、神学和罗马史等方面受到良好教育。[2]518年“异瞳的”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驾崩后,查士丁尼倾力协助查士丁登基,即查士丁一世。[3]据称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早在527年查士丁将他擢升为共治君主前就隐隐执掌大权。[4]随着查士丁在统治后期日益衰老,查士丁尼逐渐成为实际统治者。[4]520年二人策划刺杀了一位将军,而后查士丁尼就任执政官和东境军队指挥官。[3]
525年,查士丁通过一项法条取消了阶级差异对婚配的限制,让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和他的情妇——美艳而智勇双全的的前优伶狄奥多拉结婚,不过二人无后。[3]虽然这桩亲事引发丑闻,不过狄奥多拉将在日后的帝国政坛举足轻重。[4]527年8月查士丁一世驾崩后,查士丁尼成为独揽大权的皇帝。[4]
改革政绩[]
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的重要君王,是罗马帝国从古典时期迈向中古世纪的重要过渡分水岭。[4]他废除了雅典学院和罗马共和国时代沿袭下来的罗马执政官职务,加强皇帝君权神授的地位,把罗马帝国以往皇帝作为第一公民、国父、监察官的世俗社会形象完全毁坏。[4][5]
他是最后一位以拉丁语为母语的拜占庭皇帝,按照罗马的前例,查士丁尼造就了拥有基督教信仰的帝国,据说这一理念是在534年大败汪达尔人后才成为其主要政策。[6]
查士丁尼精力充沛,其廷臣称其时常工作至半夜,是“不眠之君”,亲力亲为管理很多事务——但他平日里却表现得和蔼可亲,易于亲近——包括一些城市和省份的内务,以及一生最大的功绩:编纂作用延续至近代的《查士丁尼法典》。[4]这部529年发表的法典将千年来的古罗马法律汇集合一,代表罗马法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东欧和俄罗斯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影响深远,直至今日。[6]
复土战功[]
查士丁尼认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版图是他的神圣职责,虽然他没有亲征过,多数战功都由其麾下的卓越良将贝利撒留取得:这位“最后的罗马人”之一,曾从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处夺回罗马城和意大利大部分疆域。[7]这位君主任内收复了古罗马帝国大量疆域,重新确立了罗马势力对西地中海的控制——这给帝国的年收入增加了百余万金币——还和哥特人、北非的汪达尔人、波斯萨珊王朝等周边势力和国家时时或交或战。[4][6]
不过,为抵御斯拉夫人和波斯人而修建的大量堡垒,以及连年的战争加上流行病的传播,都为帝国财政税收带来巨大的压力。[6]不少平民为此沦为穷人,也引发了后来的暴动。[6]
治内举措[]
532年发生了尼卡暴动:为了反对查士丁尼施行的一些政策,以及他任命的一些有能力但不受欢迎的幕僚等等,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的战车赛队等联合起来对他发起政变,要罢免重臣和推翻皇帝,换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亲属上台。[4]当时查士丁尼只觉大势已去,几乎要乘船逃出君士坦丁堡,却被皇后狄奥多拉劝谏即使身死也要不失帝王之势,她派人说服部分暴动者转投查士丁尼,又让贝利撒留直攻肇事者中枢,成功后足有三万涉及暴动的手无寸铁者在竞技场被杀。[8]此事后,狄奥多拉被擢升为查士丁尼的共治者,她逝世后也被东正教尊为圣人。[9]
暴乱后留下的破坏残骸让查士丁尼有机会重修许多辉煌灿烂的建筑。[6]532年,他主持被大火和地震毁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第三次重建。[10]于537年重建竣工后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此后千年间规模最大的基督教教堂,后来在他的生命末年也进行了另一次修葺。[10]查士丁尼又将一座廊柱殿堂改造为地下水宫殿,作为君士坦丁堡大皇宫的贮水池。[11]548年,他将圣伊莲娜教堂从几近垮塌的边缘挽救回来。[12]
541年发生了一场遍及拜占庭帝国的鼠疫,查士丁尼本人也染病,其最重要的法学家为此病死。[6]粮食减产、饥荒爆发,战争败绩和多次地震叠加之下,社会陷入末日恐慌。[4]查士丁尼一直对神学兴趣浓厚,而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他统治后期对神学极为重视,政策手段也被动得多。[1]不过,他在君士坦丁堡修建了医院,为城内许多穷苦居民免费施医给药;公共浴场对所有居民免费开放,多家面包房免费向需求者提供免费面包……他的诸多福利措施改善了底层的状况。[6]
在中世纪的谣传中,查士丁尼怀疑贝利撒留谋逆,命人刺瞎了他,致使这位名将沦为浑浑噩噩徘徊在罗马的乞丐。[7]当被问及此事时,查士丁尼却矢口否认与此相关,然后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转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葺上。[7][6]
查士丁尼的信仰非常虔诚,严格遵守基督教的戒食律,他也迫害、血腥镇压异教徒,还在当时的教会和基督教教义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6]
传承影响[]
565年,查士丁尼驾崩,依照君士坦丁一世以来的传统,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圣使徒教堂中一座专门营建的陵寝内。然而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劫掠中,他的墓穴被破坏洗劫了。[6]
查士丁尼修订的法典形成日后拜占庭法律的基础,包括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律条,对后来马其顿王朝的巴西尔一世和“智者”利奥六世修订的《巴西尔法典》意义重大。[6]
琐闻[]
- 据阿布斯泰戈工业公司研究查士丁尼一世治内的一位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主教的基因记忆发现,其教众中有一人可能携带圣者基因。[13]
- 每年11月14日是查士丁尼的逝世纪念日,也是东正教中圣查士丁尼的瞻礼日。
- 史料描述查士丁尼“矮小,皮肤白皙,头发卷曲,脸颊圆润,面目英俊”。
- 狄奥多拉是常用的希腊语女性名字,意为“神之赐礼”,有许多罗马君主的王后均取名为狄奥多拉。
登场作品[]
参考来源[]
- ↑ 1.0 1.1 《大英百科全书》
- ↑ 2.0 2.1 《中世纪辞典》
- ↑ 3.0 3.1 3.2 3.3 《中世纪辞典》 - 查士丁一世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罗马帝国晚期传记》
- ↑ 《罗马帝国衰亡史》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维基百科全书上的查士丁尼一世
- ↑ 7.0 7.1 7.2 《刺客信条:兄弟会》- 数据库:平奇亚纳门
- ↑ 《拜占庭:初期数世纪》
- ↑ 维基百科全书上的狄奥多拉
- ↑ 10.0 10.1 《刺客信条:启示录》 - 数据库:圣索菲亚大教堂
- ↑ 《刺客信条:启示录》 - 数据库:地下水宫殿
- ↑ 《刺客信条:启示录》 - 数据库:神圣和平教堂
- ↑ 《刺客信条:团结》- 数据库:09. 潜在的“圣者”名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