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维基
刺客信条维基


三木合战(みきかっせん,Siege of Miki),或称饿杀三木,是发生在天正6年至天正8年的织田氏别所氏合战,是织田氏武将羽柴秀吉进行的播州征伐一环,[1]他围攻别所氏的三木城两年,断绝其兵粮补给,[2]因此也称三木干杀(三木の干殺し)。[1]

历程[]

播州局势[]

室町时代播磨国别所氏在内的多家半独立势力,西国毛利氏备前国大名宇喜多直家、崛起的织田信长势力都在扩张,播磨国诸方和毛利织田均有交好,这两家彼此也以播磨为缓冲地保持友好。[1]

元龟4年(1573年),权力衰弱的室町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叛乱未遂后,信长将之逐出京都,幕府就此倾覆。[3]在他和石山本愿寺法主显如的策动下,毛利氏开始反织田。天正5年(1577年)10月,羽柴秀吉织田军进入播磨国,取得直家疆域多地,[1]次年为攻占中国地方而再入播磨。[4]

这一年,据称由于播磨国平定后可能封予出身低微的秀吉,作为名门庶流的别所氏不甘人下而选择跟随毛利氏一方,[1]并影响带动了东播磨诸势力同行。别所氏当主别所长治三木城[4]聚集约7500兵,等待毛利氏和英贺的援军以及水路军粮补给。[1]

围城起始[]

被织田氏大军围困的播磨三木城

被织田氏大军围困的三木城

据有播磨的两家同盟别所氏毛利氏已经在反叛信长后落入颓势,[2]作为信长麾下强将的秀吉在主君命令下[4]天正6年(1578年)初开始包围三木城[2]信长派来的织田信忠信雄信孝等援军包围三木城的支城,丹羽长秀泷川一益明智光秀等率军支援秀吉,但没有改变胶着的战况。[1]

此外当年下半年织田氏武将荒木村重叛离,其领地摄津国可以从港口给三木城打开新补给路线,他还幽禁了前去说服他的秀吉部将黑田孝高[1]

饥饿的牢笼[]

秀吉进军围困多月的三木城的概念设计

秀吉进军三木城

天正7年(1579年),别所氏预见到未来陷入兵粮不足的窘况,打开局面的出阵努力被挫败,毛利氏与之合作的运粮作战也以失败告终。当年10月,毛利氏一方的宇喜多直家叛离,切断了毛利对三木的支援路线。秀吉的劝降被别所氏拒绝,而当年较晚时荒木村重也溃逃没落了。[1]

播磨各处山顶上都布满了牢不可破的砦,这些要塞被戒备森严的通路网络相连,还有营地塔楼围绕着被围的三木城,秀吉军足足建造了40余座这种砦,逐步封锁通向城郭的道路,如此持续两年,令城内[2]在天正8年(1580年)1月开始[1]断粮。[2]

被俘的叛军战士和逃出围城者被监禁,无论是敌军俘虏还是受征入伍的平民幸存者,都不会得到信长军的宽赦。[2]最终在谈判劝说下,别所氏接受了以长治夫妇和长治之弟别所友之切腹换取城内驻军性命的条件,在他们自尽后[4]围城也告落幕。[1]当秀吉踏入三木城时,只见城内有饿殍和饥民无数。[2]

后续尾声[]

黑田孝高被救出与秀吉会合,并将姬路城交给秀吉作居城。[1]作为别所氏遗脉的公牛”别所治正别所氏在此战中的覆灭耿耿于怀,后来他加入了义昭组建的真幕府[5]借助其势力在播磨燃起了叛乱的焰火,并从那些蒙受剥夺劫掠的人群中博得了追随者。治正想要引领起第二次对抗秀吉的反叛,直到袖剑一揆织田氏武士弥助伊贺流忍者藤林奈绪江终结了他的性命。[6]

登场作品[]

参考来源[]